10月17至18日,由我校計算機學院承辦的第五屆ChinaSys研討會在蘇州研究院舉行。本次研討會參會人數80餘人,分別來自國內中科院計算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8所高校和研究所,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AMD、BAIDU、Intel和NVIDIA等5家知名企業,幾乎涵蓋了國內本領域的主要研究團隊,是曆屆中到異地參會的人數和報告數目最多的一屆會議。
我校計算機學院張昱副教授主持了開幕式,安虹教授在開幕式上簡要介紹了會議議程。我校從事計算機係統、並行算法和係統結構等相關領域研究的一些師生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邀請工業界從事係統和體係結構研發的高級技術人員到會交流,是自第四屆ChinaSys研討會以來的重要特色。本次會議中,Intel中國研究院物聯技術研究院劉新銘院長在大會做了《Internet of Things--A computer architecture evolution perspective》特邀報告,NVIDIA高級工程師賴俊傑博士做了《Future Directions for CUDA & HPC at NVIDIA》特邀報告。他們分別就Internet of Things、CUDA的未來這兩個方麵探討了業界在計算機係統和體係結構等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以及相關的研發挑戰。
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上,來自不同高校、研究所和公司的22位研究人員圍繞課題組在計算機係統和體係結構方麵的研究工作和進展等進行了精彩的報告。這次會議讓各位專家和學者對未來計算機係統和體係結構的發展和挑戰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促進了學者之間以及學者與業界技術人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推動了中國計算機係統和體係結構的發展。
ChinaSys是中國計算機係統及相關領域的學術團體,宗旨是為本領域的研究者和從業者提供資源共享、交換思想和會晤的論壇。它關注的領域包括:操作係統、虛擬化技術、並行和分布式係統、係統安全、移動嵌入式係統、雲計算、多核和眾核係統,以及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係統結構和計算機係統之間的交互,等等。作為眾多計算技術及應用的根基,計算機係統研究偏向於實踐,強調解決問題的整體能力。長期以來,計算機係統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的論文一直被美國、歐洲的一些著名高校、科研機構和公司研究院所占據,我國乃至亞洲地區學者在這些會議上發表論文的數目極少。
為促進我國計算機係統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得益於EuroSys (http://www.eurosys.org )和WWW Computer Architecture (http://arch-www.cs.wisc.edu/)的靈感,在2011年第2屆亞太區係統研討會(APSys 2011, 上海)上,來自微軟亞洲研究院、中科院計算所以及清華大學、複旦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5所高校的研究人員商討成立ChinaSys組織,並確定於當年11月召開第一屆ChinaSys研討會。ChinaSys期望通過組織國內係統領域的高水平研討,促進學者和業界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盡快在國際係統領域發出中國的好聲音。
ChinaSys研討會定位為定向邀請參會對象的小規模單軌會議,每年組織2次。參會人員可以在會中報告早期研究成果或者是最近發表的高水平研究成果;通過在會中交流和探討,收集對早期研究成果的反饋,進而迸發出思維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