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計算所徐誌偉研究員、陳雲霽研究員來訪並做學術報告

發布時間:2016-04-26瀏覽次數:524

 

  2016年4月20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徐誌偉研究員、陳雲霽研究員、張磊副研究員等一行應邀對我院進行了學術訪問。上午10點,陳雲霽研究員學術報告會在西區電三樓六層計算機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報告會由計算機學院周學海教授主持,全校感興趣的師生參加了報告會。會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陳雲霽研究員作了題為“神經網絡處理器”的學術報告,介紹研究組近年來針對神經網絡處理器的研究工作。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神經網絡是機器學習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雲端和終端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廣告推薦、自動翻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然而傳統的CPU和GPU芯片在進行神經網絡處理時遇到了嚴重的性能和能耗瓶頸。近年來,陳雲霽研究員項目組和法國Inria開展合作設計了國際上首個深度學習處理器及首個多核深度學習處理器,能將深度學習處理能耗降低多個數量級。相關工作獲得了ASPLOS'14和 MICRO'14的最佳論文獎(亞洲迄今僅有的兩次獲計算機體係結構頂級國際會議最佳論文),並入選了CACM評選的研究亮點,引起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陳雲霽研究員的報告內容豐富、講解生動。與會的師生提問踴躍,交流充分。

 

  徐誌偉研究員、陳雲霽研究員一行在校期間還與計算機學院多位教師就創新人才培養、科研項目合作和具體研究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討。

 

 

簡曆:
陳雲霽,男,1983年生,江西南昌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未來計算實驗室主任。他帶領團隊研製了國際上首個深度學習處理器寒武紀。在此之前,他從事國產處理器的研發工作十餘年,先後負責或參與了多款龍芯處理器的設計。他在包括ISCA、ISSCC、HPCA、MICRO、ASPLOS、ICSE、IJCAI、Hot Chips、FPGA、IEEE Micro以及8種IEEE/ACM Trans.在內的學術會議及期刊上發表論文90篇。陳雲霽獲得了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科學家獎以及中科院青年人才獎,入選了MIT Technology Review評選的2015年度全球35位傑出青年創新者。他作為負責人帶領科研團隊獲得了全國“青年文明號”和中央國家機關“青年文明號”的稱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