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Brain團隊,從左至右分別為周培倫、殷子凱、趙雯佳、張琦、申大忠)
(“餘震捕捉AI大賽”亞軍獎杯)
本次地震餘震大賽是我國地震領域的首個人工智能大賽。大賽將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地震業務相結合,通過提供大地震前後多個地震站的海量監測數據,讓參賽選手捕捉餘震數量、發生時間等相關信息來挑戰中強地震後早期餘震序列捕捉這一科學難題,並獲得完整的、實時的餘震信息,為地震應急救援、抗震救災提供科技支撐。
地震餘震捕捉是地震學領域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實際問題。地震發生後,災區的應急救援工作會在第一時間全方位展開。而在與時間賽跑的搶救生命的戰役中,餘震是最大的敵人。來自很多地震台站的實時連續信號疊加在一起,再加上涉及到由地震波的有限傳播速度所帶來的關聯問題,使得對餘震序列進行動態監測極富挑戰性。
本項賽事於今年5月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斯坦福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香港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在內的全球各地頂尖學府,以及從事地震行業的企業與研究機構等總計1143支參賽隊伍。比賽圍繞地震信號處理中所麵臨的實際問題展開,體現了賽事與應用緊密結合的特點,對於其他相關學科的相似問題也具有普遍性的指導意義。
EarthBrain團隊5名參賽隊員中的4位研究生張琦、申大忠、周培倫、殷子凱,均來自計算機學院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實驗室。同時,團隊邀請了我校0511校友、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震災防禦技術》編輯趙雯佳加盟。實驗室負責人陳恩紅教授與“大師講席”熊輝教授擔任團隊顧問,實驗室畢業生祝恒書博士(現為百度資深科學家)與徐童博士(現為我校計算機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為指導教師。
在大賽初賽、複賽階段,我校學子充分展示了紮實的算法基礎和超強的大數據建模實踐能力,以初賽第一、複賽第四的優異戰績成功晉級總決賽。這也是進入總決賽的5支隊伍中唯一一支非地震專業學科方向團隊。在決賽現場,麵對其它四支強隊,參賽隊員沉著應戰,采取了大數據、機器學習技術與領域知識、傳統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思路,綜合運用主動學習、集成學習等多種技術手段,有效實現了餘震波形的快速、有效捕捉,並且算法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新穎的技術方案贏得了各位評委和專家的一致好評。
經過總決賽階段的分現場評測、答辯兩個環節激烈比拚,188金宝慱体育版 EarthBrain團隊最終摘取大賽亞軍,同時獲得亞軍獎金10萬元人民幣。來自浙江省地震局的參賽隊伍奪得桂冠,福建省地震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江蘇省地震局的參賽隊伍分獲三至五名。
(現場評測階段我校參賽隊在緊張比賽)
(隊長張琦在現場答辯中)
此次EarthBrain團隊取得大賽亞軍與我校在大數據領域的豐富積累和紮實工作密不可分。近年來,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實驗室在學術研究、產業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麵均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後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安徽省重點實驗室。與百度、阿裏巴巴、微軟亞洲研究院、科大訊飛等業內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在Nature Communication,IEEE/ACM Transactions係列等重要學術期刊,及KDD、IJCAI、AAAI等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發表了一係列高水平學術論文,並多次獲得最佳論文等獎項。培養的畢業生中,多人次獲得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科學院等的優秀博士論文獎、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此次大賽指導教師祝恒書博士曾獲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科學院優博論文獎、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指導教師徐童博士曾獲ACM中國(合肥)優博,並入選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青工委委員、社會媒體處理專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