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革命足跡,回顧黨的曆史——參觀沙家浜革命曆史紀念館

發布時間:2019-05-15瀏覽次數:284

為進一步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激發全體黨員凝聚力、戰鬥力。201951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蘇州黨支部(以下簡稱蘇州支部)前往江蘇常熟沙家浜革命曆史紀念館追尋革命足跡,回顧黨的曆史,開展“參觀沙家浜革命曆史紀念館”主題黨日活動。此次活動由蘇州支部支書趙慧、宣傳委員劉建春和組織委員趙彩旭組織。此次活動有蘇州支部包括積極分子在內20人參加

本次黨日活動的主題為“回憶崢嶸歲月,弘揚革命精神”,抗日戰爭時期,位於陽澄湖畔的沙家浜成為蘇、常、太抗日遊擊根據地,在蘆葦蕩的綠色帳蔓裏,利用陽澄湖地區天然地理條件,新四軍戰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戰鬥詩篇

沙家浜革命曆史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占地麵積67萬平方米,陳列了600多幅民主革命時期沙家浜的革命曆史圖片和一批革命文物,采用了多媒體景箱、場景複原等現代化手段,形象逼真地再現當年的抗日場景和軍民魚水深情。

70多年前,新四軍36名傷病員在陽澄湖畔養傷,常熟軍民並肩攜手,與敵人鬥智鬥勇,演繹了軍民團結鬥頑敵的感人故事,鑄就了可歌可泣的“沙家浜精神”。曆史已經走遠,而“沙家浜精神”卻永遠地傳承了下來。沙家浜革命曆史紀念館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說,在革命戰爭年代,黨和軍隊與沙家浜人民生死相依,在熊熊的蘆蕩烽火中形成了軍民魚水情深的沙家浜精神,現在沙家浜精神與時俱進、錘煉升華,已經成為不斷密切黨群關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源泉。

如今的沙家浜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濕地公園、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入選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每年接待遊客200萬人次。走出沙家浜革命曆史紀念館,36名新四軍傷病員的墓地就在紀念館西側,他們的忠魂永遠守護著沙家浜這片土地,魚水情深的沙家浜精神也將永遠被世人銘記。

通過這次沙家浜紅色革命基地的參觀學習,蘇州支部全體黨員同誌不僅緬懷了抗日先烈,重溫了紅色經典,而且激發了愛國熱情,增添了學習和工作的動力。紛紛表示要以抗日軍民為榜樣,團結一心,克服困難,充分發揮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學習科研、思想教育、組織發展等各項工作中爭取更大的進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