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楊元慶專訪(8611碩):飲水思源,為抗疫事業盡綿薄之力

楊元慶,出生於1964年11月,安徽合肥人。

楊元慶於1989年加入聯想集團,在其不懈推動下,聯想發展成為一家全球化高科技企業,在全球180個市場運營,擁有63,000名員工,年收入超過500億美元。

2011年,楊元慶被亞洲權威財經雜誌《FinanceAsia》評為中國最佳CEO。2004、2012年,兩次入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年入選《巴倫周刊》評選的全球最佳CEO之列。2014年,榮獲“愛迪生獎”。並連續多年列選《財富》中文網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

楊元慶於198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89年於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係取得碩士學位。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布魯金斯學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百度公司、泰康保險集團董事。


心之所向,腳踏實地


科大的誕生是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科大在每個中國人的眼中都是高大上的學校。特別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科大可能比清北的名聲還響,理科狀元都被科大招攬了不少。從1978年起創辦的少年班、CUSPEA (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中美聯合招收物理博士生考試)中錄取的科大的學生人數占全國第一,也令科大備受矚目。楊元慶說:“我就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讀本科的時候,想離開家闖蕩闖蕩,所以就去了上海。本科畢業以後,還是有家鄉情結,所以就來到科大計算機專業讀研。在科大讀書的過程給我很多的感觸、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科大的確不負一流學府的名聲,也確實如我們校訓裏所闡述的‘理實交融’那樣,讓我們在校園裏既學習理論,也腳踏實地地去動手實踐。”

 

從科大出發,以夢想為翅膀

 

盡管離開校園多年,楊元慶還是十分懷念科大的學風。跟許多理工科的學校不太一樣,科大非常注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培養,鼓勵學生大膽探索,也給予學生廣闊的選擇空間。當談到畢業論文的寫作時,楊元慶說:“在徐永嘉教授的建議下,我選擇來到中科院自動化所在戴國忠老師的指導下寫論文。這段經曆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不僅順利完成了我的畢業論文,而且還對地理信息係統開展了一點研究,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讓我當時有機會與北京的初創公司有了接觸,所以畢業後加入了聯想。”

 

心係母校發展,支持新冠科研

 

作為188金宝慱体育版 的傑出校友,楊元慶持續關注母校發展,助力學校建設。2017年,楊元慶校友及其夫人向計算機學院和數學學院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設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楊元慶教育基金,推動學校科研建設。該基金用於鼓勵熱愛科學、勤奮學習、團隊精神強、品學兼優的高素質本科生和研究生,並且為科研成績突出的優秀教授提供支持;同時也促成聯想與188金宝慱体育版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向達成戰略合作。2020年初,楊元慶以個人名義向母校捐贈1000萬元,全力助力188金宝慱体育版 新冠疫情科研攻關,並推動我校公共衛生研究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建設。


抱著回饋母校培養之恩的初衷,楊元慶表示:“每一個中國人都希望我國的教育不斷上新台階。我想,所有的科大人也會有同樣的想法,飲水思源、回饋母校。這次的疫情,不隻是對中國,對全世界全人類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母校在基礎科學研究、臨床研究和臨床救治協同等方麵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果,成功研製出‘托珠單抗+常規治療’治療方案,為一線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科大科研係統所展現的優良作風和專業精神更讓我感佩、自豪!我希望這筆微薄的捐贈能為奮戰在一線的科研工作者創造更好的科研條件,加速科技攻關,幫助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我相信,對科學戰‘疫’、公共衛生研究的各方持續投入,能對國家整體科學防疫能力的提升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係的健全起到積極推進作用。”

 

心中的母校母院

 

緣結科大35載,在楊元慶心目中的母校是“世界一流的學府、創新的沃土、創業的搖籃“。對於計算機學院,楊元慶說:“中科大計算機學院還是一個年輕的學院,但是在短短的時間裏,我覺得已經做到了中國一流的計算機學院,培養了那麼多像姚新、朱鬆純、陳雲霽、陳天石這樣優秀的人才,非常了不起!我們希望它發展成不僅中國一流、也是世界一流的計算機學院。我想我們現在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潛質,但是還要耐心地去打磨,也需要越來越多優秀校友的鼎力支持,才能夠讓我們未來的發展更加好、更加有前景。”

 

對學弟學妹的寄語

 

楊元慶在職業發展初期,也經曆了一些挫折,一路摸爬滾打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對即將步入社會、開啟職業生涯的學弟學妹們,楊元慶說:“要想有所作為的話,首先需要有遠大的目標和理想、‘不安分守己’,這是最最重要的一個方麵。其次,還要有非常強的學習精神,我覺得科大的學生都不缺乏學習的精神,但要有終身學習的精神。學習不隻是從課本上,到了工作崗位上,在市場上跟競爭對手學,這些都需要一直在學習。最後一點就是要有韌性,定遠大的目標比較容易,實現它就需要有韌性、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精神。”

 

感謝楊元慶院友一直以來對我院各項事業的關心與支持。學院的發展離不開全體院友的支持與努力,希望全體院友一如既往地助力母院發展,支持學院建設,共創一流的計算機學院。

 

 

 

(來源:2020年11月bet188app 於北京采訪楊元慶院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