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一批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士增選名單公布,我院胡禹、陳世剛、徐晨陽、呂晨陽4位校友和許立達、曾大軍、呂鬆武、王正道、焦丹等校友共9人成為新一批IEEE會士。截至2015年11月,我校校友當選IEEE會士人數已達47人。
胡禹(84少/8411),1984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普渡大學教授,主要從事操作係統、分布式係統、互聯網與無線網絡以及高性能計算方麵的研究。2002年獲Honda Initiation Grant Award,2003年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職業獎,曾擔任TPC副主席(SBAC / PAD 2009,ICDCS 2007,ICPP 2004),並且是TPC移動P2P運算國際工作組聯合創始人之一,ACM傑出科學家IEEE高級會員。
陳世剛(8811),1988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9年博士畢業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同年就職於Cisco 公司。 2002年加入美國佛羅裏達大學計算機信息科學與工程係。目前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機網絡、因特網安全、無線通信和分布式計算等。曾發表高水平論文100多篇,擁有11項美國專利。1999年榮獲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Best Tutorial Paper Award,2007年榮獲NSF CAREER Award。現任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Elsevier Journal of Computer Networks和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等國際期刊的副編輯。
徐晨陽(8811),1988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9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並擔任影像科學中心和計算機集成外科手術係統及技術中心擔任副研究員。2000年9月進入西門子企業研究中心。自2006年以來,他一直領導西門子美國研究院介入影像項目(美國,普林斯頓)和指導的西門子醫學影像驗證中心( CMIV )(中國,北京)。
呂晨陽(9000/9011),1990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1年在弗吉尼亞大學獲博士學位。作為實時係統、無線傳感器網絡、信息物理係統領域的國際領軍學者,呂晨陽教授和他的團隊在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協議設計與性能分析/優化、無線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無線醫療監測、實時並行調度、實時虛擬化、實時無線網絡等領域做出了世界級的研究成果,在頂級學術會議和ACM、IEEE的權威期刊上已發表了100多篇論文,同時擔任美國計算機學會權威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的主編,《Real-Time System》、《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等期刊的副主編/領域主編,主持完成了15項來自美國自然基金會(NSF)、美國國立衛生院(NIH)和三星/博通等國際知名公司的項目。
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是一個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的協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技術學會,其會員人數超過40萬人,遍布160多個國家。IEEE致力於電氣、電子、計算機工程和與科學有關的領域的開發和研究,在太空、計算機、電信、生物醫學、電力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等領域已製定了900多個行業標準,現已發展成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
附188金宝慱体育版
入選IEEE會士校友名單:
徐善駕(605)、曹希仁(624)、陳以龍(633)、周鬱(752)、李衛平(776)、付敏躍(776)、孫靜(776)、陶鋼(776)、餘星火(776)、鄧立(778)、張亞勤(786/78少)、姚新(786/78少)、胡小平(782)、曾凡鋼(786)、陳長汶(786)、謝旻(78少)、韓家煒(79研)、喬春明(806/8011)、李鵬(807)、高立新(816/8111)、李凱(81屆北京研究生院)、王善祥(812)、龔維博(82研)、李世鵬(836)、羅傑波(846)、湯曉鷗(859)、朱鬆純(8611)、範汕洄(8800)、朱文武(88級北京研究生院)、孫啟彬(BA9306)、李學龍(946)、賈小華(796)、謝偉(854)、田智(8910)、江習承(864)、周勝利(916)、江宏(816)、陶大程(976)、許立達(1978年畢業於188金宝慱体育版
)、胡禹(84少/8411)、曾大軍(85少/8516)、呂鬆武(859)、陳世剛(8811)、徐晨陽(8811)、呂晨陽(9000/9011)、王正道(916)、焦丹(9606博)。
(科大新聞網原稿:http://news.ustc.edu.cn/xwbl/201511/t20151126_2310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