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研究生高性能第2黨支部開展對“漢服與文化自信”的學習

發布時間:2024-11-29瀏覽次數:10

       為深入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生高性能第2黨支部在信智樓召開了“漢服與文化自信”主題黨日活動。本次活動由王涔鰻同誌進行專題講解,並通過討論環節加強黨員對漢服運動和文化自信的理解與認同。

       活動伊始,王涔鰻同誌對漢服的曆史和背景進行了詳細介紹。她從漢服的起源講起,分析了漢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含義,並闡述了它對整個漢文化圈的深遠影響。王涔鰻同誌指出,漢服不僅深刻影響了中國境內的各民族,還通過中華法係影響了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國的民族服飾中均可見到漢服元素。

       王涔鰻同誌還對漢服運動進行了深入解析。她介紹到,隨著我國國力的提升和國民文化認同感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以複興華夏文化為目標的文化複興民間運動,特別是漢服愛好者將每年的11月22日定為“漢服出行日”,並通過社交平台、集會等方式宣傳漢服文化。此外,共青團中央將每年的三月初三設立為中國華服日,旨在向國內外分享中國服飾,交流中國文化。

       隨後,王涔鰻同誌結合漢服文化複興談到了文化自信。她指出,漢服複興的背後,實際上是文化自信的逐步複蘇。現代人穿著漢服,既是在追溯曆史,也是在傳承文化,更是在展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與自豪。通過漢服這一載體,人們不僅可以回溯古代文明的精髓,更能在現代社會中展現出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與自信心。

       在專題講解後,與會黨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討論內容涉及漢服“破圈”的因素、漢服運動對文化自信的促進作用以及個人如何做到文化自信等問題,同誌們紛紛發表意見,交流思考。通過本次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同誌們不僅對漢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還從中找到了進一步樹立文化自信的具體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漢服複興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次回顧,更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們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持續增強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