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上20: 00,研究生機器智能黨支部特別邀請了支教歸來的黨員同誌孫豪,為支部成員分享他在寧夏支教的經曆與感悟。在報告中,孫豪深情講述了支教生活的點滴——從支教環境的艱苦,到孩子們純真的笑容,再到課堂上知識的傳遞與碰撞。他以親身經曆為大家還原了支教工作的真實圖景,讓大家了解到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現狀,以及支教事業的重要意義。
孫豪同誌首先介紹了研支團的相關背景。188金宝慱体育版 研支團自1999年成立以來,已連續組織26屆共194名誌願者,奔赴青海、甘肅、寧夏、貴州等地,用實際行動助力當地教育發展和鄉村振興。經過二十餘年的持續努力,研支團已成為學校誌願服務的標誌性項目,廣受社會各界讚譽。
研支團的誌願者不僅擔任語文、數學、物理等多門學科的教學工作,還積極參與學校大型活動的組織和承辦,包括運動會、文化藝術節、朗誦比賽等,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同時,研支團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科技支教”項目,通過科創課堂傳授知識,組建並運營船模、無人機等社團,指導學生參加科創比賽,甚至走進鄉村學校進行科普宣講,以實踐創新助力孩子們拓展視野、激發興趣。
支教過程中,誌願者們深刻感受到,物質貧困並非孩子們麵臨的最大難題,更大的缺失在於精神層麵的關愛。許多孩子來自單親家庭或是留守兒童,他們盡管得到了國家在補貼和待遇上的悉心保障,但情感上的陪伴與支持依然不足。誌願者們通過陪伴孩子們玩遊戲、交流互動,為他們帶去更多關愛與歡樂,努力在精神上給予孩子們溫暖和力量。
活動尾聲,支部精心挑選了一批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圖書,為山區孩子們的成長注入更多知識養分。每位黨員都用心挑選一本書,並在書的扉頁寫下寄語,有的用簡短的文字鼓勵孩子們追求夢想,有的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驗,還有的寄托了對孩子們未來的美好祝願。這些承載著關愛與期望的書籍將被統一寄往支教所在小學,希望能為孩子們開啟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也傳遞來自遠方的溫暖與力量。
通過本次活動,研究生機器智能黨支部的黨員們深刻感受到,向上生長的同時,也要向下紮根,擁有黨員這個光榮的身份,也要有青年人的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