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飄香,冬至暖心

發布時間:2025-01-02瀏覽次數:10

       冬至,素有“冬節”之稱,在中國農曆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清嘉錄》中亦有“冬至大如年”的記載,可見人們對冬至的重視。冬至的飲食習俗豐富多彩,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吃餃子。相傳這一習俗始於醫聖張仲景,他在冬至時節目睹百姓受嚴寒之苦,耳朵凍爛,便以羊肉和驅寒藥材為餡,製成形似耳朵的“驅寒嬌耳湯”,分發給民眾,治愈了他們的耳朵之疾。從此,每逢冬至,人們便效仿製作,稱之為“餃子”,並相傳食之能驅寒。

       在冬至之夜,為慶祝這一節氣的到來,增添節日氣氛,計算機學院2024級本科2班在西區教職工食堂,於晚上七點半舉辦了“冬至暖人心——冬至日團體包餃子”活動。食堂提供了餃子餡、餃子皮及各類工具,同學們歡聚一堂,共同包製餃子。餡料分為牛肉、豬肉和三鮮三種,任同學們自由挑選。        活動現場,不少同學不太會包餃子,甚至有的是第一次包餃子,但這並未削減大家的熱情。有的同學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包餃子技巧,包出形態規整的餃子;也有同學徹底放飛想象力和創造力,包出形態各異的餃子,如魚形、小籠包形、太陽形、燒麥形等,引發一陣陣歡聲笑語。更有甚者包出餃子皮餡的餃子,看誰能“中獎”,食堂內洋溢著愉悅的氛圍。              經過同學們和食堂阿姨的共同努力,一盤盤餃子出鍋,大家終於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香氣四溢的餃子端上餐桌,同學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品嚐著親手製作的美食,讚賞其美味的同時為吃餃子應該蘸什麼醬料展開討論。餃子的熱氣、香氣與同學們的歡笑聲、嬉戲聲交織,於寒冷的冬夜在同學們的心中彙聚成一股暖流。       

       餃子盛宴後,班主任徐亦舜老師和班委們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小遊戲和獎品。在一首首音樂聲中,同學們投入地參與聽歌識曲等小遊戲,其認真程度不亞於英語聽力考試。隨後,同學們或圍坐在桌旁,在描述與推斷中討論“誰是臥底”,或玩起uno和鬥地主等桌遊遊戲,互相吐槽手中的牌運。     

       最終,大家齊聚一堂,合影留念,為本次活動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