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下午,華夏計算機英才班係列學術講座(No.38 與 No.39)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校區GT-C102順利舉辦。兩位報告人分別是NVIDIA高級工程師高翔與華盛頓大學博士生彭浩然。活動由188滚球网 華夏計算機英才班負責人張昱老師主持,高翔帶來“大模型深度學習編譯:行業見聞以及nvFuser實例分析”,彭浩然分享“Lab之外——留學前鮮為提及的環境適應問題”,吸引了眾多師生參加。
張昱老師首先介紹了高翔的背景。他是2010級中科大校友,2019年博士畢業後加入英偉達,作為PyTorch核心開發者,優化了GPU性能支持,隨後轉向深度學習編譯器領域,成為nvFuser的核心開發者之一。高翔特別強調,此次講座為個人分享,與英偉達無關。
高翔以自身經曆為切入點,回顧了深度學習框架的發展史,分析了PyTorch如何憑借易用性和社區支持超越TensorFlow。他複盤了TorchScript的失敗教訓,並詳細講解了PyTorch 2.0的新功能和nvFuser的核心技術,包括IR設計、循環生成及GPU算子優化。他還分享了如何在深度學習編譯中平衡性能追求與開發效率,並鼓勵學生關注算法基礎與開源社區實踐。
隨後,張昱老師介紹了彭浩然,他是2023年中科大本科畢業生,現於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研究方向涵蓋程序語言、內存管理係統等。彭浩然聚焦留學過程中容易被忽視的實際挑戰,從語言、文化衝擊到生活適應,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與策略。他指出,留學生活需要超越單純的學術目標,重建心理支點與社交網絡,並通過觀察多元文化找到個人成長的新路徑。
在交流環節中,兩位嘉賓分別就技術問題與生活適應的難點回答了現場提問。高翔探討了動態形狀支持、代碼緩存機製等編譯器技術,而彭浩然分享了快速提升語言能力、平衡學業生活的具體建議。
本次講座在熱烈的討論中圓滿結束。高翔從技術實踐展示了深度學習編譯的前沿,而彭浩然則以真實的留學經曆為學生帶來心理建設和文化適應的啟示。未來,華夏計算機英才班還將繼續邀請更多領域專家與優秀校友,為同學們帶來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學術講座與職業分享,為培養有全球視野和創新精神的計算機人才添磚加瓦。